欢迎访问煤炭史志网!
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| 网站总访问量:
搜索
热门关键词:编写大纲终审 提要
当前位置:首页 >> 史志论坛和知识 > 史志论坛 >

吴晓煜-对山东煤矿与矿工的礼赞—《山东能源史话》评介

发布时间:2019-05-07 13:12:47       浏览次数:0
对山东煤矿与矿工的礼赞
—《山东能源史话》评介
吴晓煜 2019.5.3
        在我见到的反映山东全省煤矿历史的著作中,除去《山东煤矿工人运动史》之外,当属《山东能源史话》了。该书2018年2月由煤炭工业出版出版。此前,书中的百篇文章全部在《山东能源报》上以专栏形式连载,受到集团职工的好评与青睐。十个月前,当我看到这部27万字的《史话》,由衷感到高兴。当时就翻看了一部分,萌生了写一篇评介文章的想法。由于手懒事杂,加上写作思路不很成熟,故未动笔。这次五一放假期间,仔细通读一遍,获益良多,感想有之,草成此文,以表示对山东能源集团及所属煤矿、矿工的敬意。
        《史话》一书尽管不是学术性著作,但写作态度严肃,内容皆有根据、有所本,绝非戏说与穿越。“史话”类著作形式比较活泼,每文一两千字左右,可长可短。对于写作者,特别是工作繁忙的业余作者而言,很适合这种形式。只要材料够了,可随手而就,达到一定数量就可结集成书。在现今“碎片化阅读”的状况下,可不占用读者更多的时间,有点空闲就可看上一篇,可谓两全其美。《山东能源史话》则是此类著作中的成功一例,是值得一读的力作。
        首先,《史话》作者对山东能源、山东煤矿、矿工怀有深厚的感情和真诚的敬意。这是我读后最突出的感受。此书的策划者、组织者与执笔者,都是山能人、煤矿人,他们爱山能、爱煤矿、爱矿工。这种热爱诞生于山能的百年风雨中,扎根于矿山建设与山能发展的沃土中,因而这种热爱真挚而不造作,是发乎内心,流淌在山能血脉里,体现在《史话》的字里行间。作者对于山能历史上的每一个成就,都用自豪的深情去表现、讴歌;对于党的领导、党组织的重要作用,以浓墨重彩去体现;对于英模人物的贡献,文字中充满了敬意;对于旧社会的悲惨、敌人的罪责,爱憎分明的予以鞭挞,因而具有感染力,充满使人向上的正能量。这正是《史话》的感人之处与成功之处。也是阅读此书时应把握的一个要点。我之所以把这篇评介小文命名为“礼赞”,其意在此、题旨在此。
        第二,《史话》是山能集团沧桑历史的缩影。该书第一篇文章就是“李鸿章上奏慈禧太后,办中兴矿局”。文中追溯到元代至大元年(1308),一块石碑中透露出枣庄矿区煤炭开发的重要史实,后又用几篇文章介绍了山能企业的风雨历程。有几篇是写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时期山东矿工的伟大奉献与牺牲。但其着笔重点在新中国,讲述了煤矿一步一步旧颜换新颜的艰苦奋斗历程。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山东煤矿的阔步前进,记述较详。作者用14篇文章,突出记述了实施大集团战略的重大史实,像《山东能源航母横空出世勇立潮头》《山东能源吹响改革奋斗集结号》《山东能源砥砺奋斗十三五开启四新山能新征程》等,就较有力度、有气势。这百篇文章结笔于“十三五”规划布局,如同珍珠一样,有机串联在一起,就形成了初步完整,纵跨清代、民国及新中国三个时代的历史脉络,也可视为山东能源集团的简史,讲清了山东能源的今身与前世,知道“我们是谁”,从哪来来,又要到哪里去。这是非常重要的,从而使《史话》充满了历史沧桑感,成为山东能源、山东煤矿的历史智慧、历史文化、历史贡献的忠实记录。这是《史话》的一大特色。
        第三,《史话》内容丰富,资料充盈而可靠。书中写到的历史事件就有二百余件,涉及到纵向各个层面及横向各个方面。作者在搜集资料过程中,下了苦功夫、笨功夫。深入矿区,查考档案,访问故老,翻阅报刊,核实史事,来往奔波,其艰苦程度,非亲历者难以想象。而集团领导、部门和基层同志也主动提供资料。正是如此丰富的历史资料成就了一部《史话》,使《史话》具有历史的深度、厚度和内容的丰富性、广博性。著作表现的史实是多色彩、多角度、多领域的事件群。这是《史话》之所以站得住脚,成为多维立体的斑斓画卷的重要原因。
        第四,《史话》贯穿了以人为中心、以矿工为本的理念。我粗粗统计一下,《史话》以人物为题的文章就有一二十篇,全书述及的人物不下百位。主要是正面人物,领袖、英模、文化名人居多(还有人物群体)。以人系事,突出人物的作为与精神,注意关键性细节,人物形象跃然于纸上,使人记住了他们的名字与重大贡献,从中汲取了教益。像《王尽美邓恩铭领导矿区革命》《不知疲倦的广播员张凤琴》《全国劳模石绍祥获奖半自动步枪》《京剧大师梅兰芳与陶庄矿工有个约定》《矿工刘其盛参加莫斯科红场观礼》等多篇较为出色,既动人感人又寓思想性于其中。而《郭沫若为山东能源两家企业题字》一文,介绍了许多人不了解的内情,有新鲜感。这些增加了可读性,也是《史话》能够吸引读者又一原因。
        第五,《史话》的策划与成书过程有一些可借鉴之处。据我了解的情况,有四点是值得效法的。一是,集团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值得点赞。山东能源集团一直重视修史修志,《山东能源集团志》是全国第一部全省性煤炭集团志书。《史话》就是该志的副产品。在编纂该志过程中就决定撰写《史话》,并在《山能报》上连载。《史话》由党委书记、董事长李位民作序。党委副书记田志峰倾力支持,一路绿灯。有关部门紧密合作与配合。作为山能集团文化成果的《史话》,是集体努力的“结晶”,颇可称道。二是,执笔者孙卓龙做出了贡献。他是从煤矿井下成长起来的干部,当过矿党委书记、矿业集团公司的党委办公室主任。煤炭情结浓厚,有一定文字能力,肯学习,能吃苦。百篇史话就是在编写《山东能源集团志》的过程中,见缝插针撰写的,遇困难不退缩,咬牙坚持 ,终使《史话》问世。山能集团充分发挥史志骨干的作用,并为他们创造条件,是一条经验。三是,《史话》的选题、文章排序得当。标题设置比较新颖,简洁明了。一事一记、一人一篇,各自独立。以时间为主线,时代气息鲜明,脉络清晰,纵横连贯,融为一体。四是,每篇之后都有3-5行的文字,名为“启示”。既是内容精华所在,又向读者提示思想闪光点与阅读要点,有点睛之效,是为创意。
        写到此,有两点建议:一是可否在此基础上,撰写《山东能源集团史》或《山东煤矿史》。《史话》反映的是片段、单项的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,还不是系统完整的正史。目前,不少省份已出版了全省性的煤矿史或大型能源企业史,盼望山东此类正史能够早日面世。二是,百篇史话虽内容丰富,但史事或有所欠缺。可继续搜集资料,有更多的同志参与撰写,成一篇刊登一篇。该《史话》虽是第一本,但或可不是最后一部。
        责任编辑:陈振
排行榜

  • 网站扫一扫